ICCF 官方猫种标准说明
简史
新加坡猫是一种稀有而独特的猫种,起源于新加坡岛。最早关于这种拥有滴答色毛发与大眼睛的小型猫的记载可追溯至20世纪中期。当地居民称它们为“沟渠猫”,因为它们常生活在城市的排水沟中。20世纪70年代,一些猫被带到美国,开始了系统的繁育工作。经过饲养者多年的努力,该品种获得了正式认可,并逐渐享誉全球。如今,新加坡猫以其娇小体型、富有表现力的双眼和独特外观而闻名,被视为新加坡的象征。
总体外观
新加坡猫体型娇小、优雅匀称,虽小却肌肉发达、骨架结实。其主要特征包括大而明亮的眼睛、较大的耳朵及独特的“赭棕滴答色”被毛。身体紧凑,胸部圆润,背线平直,四肢修长而协调,爪子小而椭圆。尾巴中等长度,末端圆润。被毛短、细密、贴身、柔滑,具明显的双层滴答色。整体给人以灵动、轻盈且优雅的印象,是一只兼具活力与精致气质的小型猫。
重要比例
新加坡猫的比例以“小而匀称”为核心。身体与四肢协调,头部与体型比例恰当,不显大或小。耳朵相对较大,眼睛宽距分布,占据面部显著位置,突显品种特征。尾巴中等长度,与身体成比例并自然收尖。整体应保持平衡与和谐,体现轻盈、柔美的东方风格,符合 ICCF 标准。
性格与行为
新加坡猫性格活泼、友善又亲人。它们机敏好奇、活动性强,但不会破坏环境。非常社交,容易与主人建立深厚关系,喜欢与人亲近但不黏人。聪明灵活,适应力强,能与孩子及其他宠物和谐相处。它们的性格兼具玩心与温柔,是理想的家庭伴侣。
头部
头部小而匀称,轮廓圆润、线条柔和。头顶略呈弧形,无平面感,整体比例协调。额头微拱,与中等长度、直线型鼻子自然衔接,无明显凹陷或隆起。颧骨柔和,颏部结实且与鼻尖在同一直线上。头型应突出大眼与大耳的特征,避免过重、尖细或扁平。
面部特征
面部精致、对称、富有表情。口鼻部略短但不过分圆钝或方正,线条流畅。鼻梁直,宽度适中,鼻端多为粉色并带深色边缘。嘴唇紧致,胡须长而坚韧。颏部结实,支撑正确咬合。整体表情柔和、亲切、充满好奇心。
眼睛
眼睛是新加坡猫的灵魂特征。大而圆润,略呈杏仁形但接近圆形,间距宽广,与鼻宽成比例。允许的眼色为绿色、琥珀色或榛色,需色泽纯净鲜明。眼周有深色描线,增强神采。目光灵动、机警且聪慧,反映出其外向与好奇的性格。
耳朵
耳朵相对头部较大,宽底圆尖,略向前倾,显得机敏而好奇。内耳覆盖稀薄细毛,外缘线条柔和。耳距适中,不可过宽或过窄。耳朵过小、低位或尖细都属于缺陷。
颈部
颈部纤细、中等长度,线条自然优雅且有足够力量支撑头部。公猫颈部略显发达,母猫更为修长。皮肤光滑无褶皱。颈部线条应与肩背平滑衔接,保持整体比例的协调美。
身体
新加坡猫虽体型娇小,但肌肉结实、结构紧凑。躯干中等长度,胸部圆润,背线平直,腹部收紧。整体线条柔和流畅,展现力量与优雅的结合。身体不宜过长或过短,应呈均衡紧凑的比例。
尾巴
尾巴中等长度,灵活且逐渐变细,尾尖圆润。应与身体比例协调,运动时自然摆动,无僵硬感。尾巴过短、过长或有节结、弯折为严重缺陷。
前肢
前肢修长优雅,中等长度,骨架轻但坚韧,肌肉紧实。肘部朝后,掌骨坚固略倾斜。脚掌小而椭圆,脚垫紧凑,颜色可为粉红或深色。四肢应表现出灵敏与平衡。
后肢
后肢略长于前肢,使背线略微上扬。大腿肌肉发达,关节结实,足爪圆润。运动时应轻盈有弹性,任何关节内外翻或步态异常均为缺陷。
步态与动作
步态轻盈、柔和且无声,动作灵活自然,身体保持稳定平衡。步伐流畅、弹性十足,体现活力与自信。动作僵硬、步幅短或协调性差均不被接受。
被毛
被毛短、细密、贴身且光滑,质地柔软有丝质光泽。底绒极少或无底绒。每根毛发具有两到三道色带,从浅色根部到深色尖端形成闪烁的滴答效果。腹部和胸部颜色更浅,背部与体侧色调更深。
被毛颜色
唯一被认可的颜色为“赭棕滴答色(Sepia Agouti)”。每根毛发有2–3段颜色带,整体色调为暖金米色,背部略深,腹部浅淡。面部从眼角至鼻尖有深色线条,增强神情表现力。不允许白斑、纯色或条纹花纹。
体型尺寸
新加坡猫是世界上最小的猫种之一。母猫体重2–3公斤,公猫3–3.5公斤(少数可达4公斤)。尽管体重轻盈,但身体结实、肌肉饱满。肩高约20–25厘米,体长与尾长比例协调。完全成熟约需18–24个月。
缺陷
以下情况被视为缺陷:身体过长或过大、骨架细弱、头部扁平或尖细、眼睛过小或色泽暗淡、耳朵过小或位置不当、缺乏滴答色或颜色分布不均。被毛过长、粗糙、无光泽或颜色不正确亦为缺陷。步态僵硬、肢体不稳、协调性差也会降低评分。
取消资格
以下缺陷将导致取消参展与繁育资格:缺乏滴答色、存在白斑、纯色或条纹花纹;眼色不符标准(蓝、黄或混色)、异色瞳、斜视、眼睑畸形;尾部弯折、节结、扭曲;严重牙合问题(上颌或下颌突出、牙缺失)、颌骨畸形;攻击性或极端胆怯行为;遗传疾病迹象;无 ICCF 文件者一律不得参展与繁殖。
重要说明
由于新加坡猫基因独特,繁育时需格外谨慎。ICCF 繁育的核心目标是保持其典型特征:娇小体型、大眼大耳、短滴答被毛。禁止与其他猫种杂交,以免丧失纯正类型。幼猫颜色与眼色会在1.5–2岁间逐渐稳定。繁育应注重健康、遗传多样性与品种纯度,防止近亲繁殖。ICCF 强烈建议遵守繁育规范,确保品种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。
结论
新加坡猫是世界猫种中的珍宝,集娇小体态、鲜明外观与温顺性格于一身。在 ICCF 体系中,它被视为优雅与和谐的典范。其主要特征包括紧凑的身体、明亮的杏仁形大眼、宽大的耳朵、赭棕滴答被毛与柔和气质。只有持有 ICCF 官方文件、符合标准的猫只可参加展览与繁育。ICCF 与饲养者的共同目标是保持健康、纯度与品种典型性,使新加坡猫这一优雅象征延续其高贵血统与历史传承。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