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CCF 猫种官方标
简短历史概述
卡纳尼猫(Kanaani)起源于 20 世纪末的以色列,是通过有目的的育种计划而形成的品种。该项目旨在驯化并固定中东地区原生野生沙漠猫的特征。其基础来源于非洲野猫 (Felis lybica),通过与家养短毛猫交配以柔化性格并建立稳定的外貌型态。育种的目标是创造一种独特的猫种,既保留野生祖先的威严与外貌,又具备温和平衡的性格,适合家庭饲养。最终形成了一种中等体型、体格结实、肌肉发达、毛色具有典型野生花纹的和谐型猫。该品种随后获得国际爱猫组织的正式承认,以其稀有性、异域美感以及稳定的自然遗传特征而广受关注。
整体外观
卡纳尼猫属于中型猫,身体修长,肌肉发达,体态优雅而有力量。其外观保留了野生猫的特征:细长的头部、长肢、紧致的身体及类似沙漠祖先的被毛花纹。头部略呈楔形,线条柔和;耳朵大而高耸,呈警觉姿态;眼睛呈杏仁形,神采奕奕,颜色从黄色到绿色不等。尾巴比例协调,灵活、逐渐变细。被毛短而密贴,图案清晰的虎斑纹是其典型特征。整体印象为一只强壮、协调且优雅的猫,动作灵活自然,兼具野性与家养猫的稳重。
重要比例
卡纳尼猫的比例和谐而略显修长。头部长度略大于宽度,额头至口鼻的过渡平滑。身体细长而结实,长度略高于肩高。四肢修长,后肢略高于前肢,使背线呈轻微上扬。尾巴应修长且与身体比例协调,无短缺或断尾。耳朵占头部长度约三分之一,根部宽大。眼睛间距约为一只眼的宽度,略微倾斜。被毛应均匀分布、短而紧贴、花纹清晰。整体要求在力量与优雅之间取得平衡,避免笨重或纤弱。
性格与行为
卡纳尼猫兼具野性独立与家猫温顺的双重性格。其活跃、聪慧、好奇心强,喜爱宽阔空间与自由活动。虽然天性独立,但对主人极具忠诚与依恋。它们不具攻击性,但对陌生人保持警觉,体现天然的守护本能。性格稳重,无神经质倾向。若经过良好社会化,能与儿童及其他宠物和谐相处。卡纳尼猫智商高、独立性强、易于训练,并保留了强烈的狩猎本能,是出色的捕猎者。
头部
头部略呈细长楔形,比例均衡,顶部适度宽阔,线条顺畅。额头略圆,无尖锐转折。轮廓平直,鼻梁长而直,在鼻根处略有凹陷。颧骨中等突出,轮廓流畅。下巴坚实但不过分突出,与鼻尖在同一直线上。口鼻部修长但不尖细,线条柔和,展现品种特有的野性神态。整体头型应体现力量与优雅的平衡。
面部
卡纳尼猫的面部线条柔和、轮廓延伸。鼻子笔直、长度适中,基部略宽。面颊圆润但不厚重,颧骨略高,突显灵动与野性。下巴平整、结实,与鼻梁线形成和谐比例。胡须长而粗,增强自然气质。面部神情警觉而精致,兼具野性与高贵感。整体线条应顺畅自然,展现典型品种特征。
眼睛
眼睛大,呈杏仁形,略微上挑,表现出独特的野性神情。间距约为一眼宽。眼色从明亮黄色至深绿色不等,以纯净、明亮的色调为佳。目光敏锐、生动、警觉。眼周有深色描线,突显杏仁形状,与被毛颜色形成对比。双眼应对称、与头部比例协调。
耳朵
耳朵大、基部宽、尖端略尖,高位直立,显示警觉特征。内侧覆有细毛,无明显耳尖毛,但轻薄覆盖可接受。耳距较近但不过分靠拢。耳长约占头长三分之一。耳朵应灵活、对环境反应敏锐。其大小与位置赋予卡纳尼猫独特的野性神态。
颈部
颈部长短适中,肌肉结实,线条平滑,与肩部自然衔接。既不能过短或过长,应保持与身体比例协调。颈部使整体形态显得优雅而有力,皮肤紧致无褶。雄猫颈部略粗壮属正常。颈部在动作中维持身体平衡,是塑造流畅线条与野性姿态的重要部分。
身体
身体细长、柔韧、肌肉发达、骨骼坚实。胸部深而不过宽,肋骨略呈弧形。背线平直,向后微微上扬,形成典型的力量感轮廓。腹部紧致,不可松垮。整体线条流畅,展现力量与优雅的结合。体型应显得健康、有活力并保持自然的优雅。肌肉与柔韧性的平衡是该品种的关键特征。
尾巴
尾巴修长,与身体比例协调,末端逐渐变细,灵活有力。其功能在于运动和平衡。根部较宽,末端渐细,形成流畅轮廓。被毛短且贴身,质地与全身一致。尾色与身体花纹一致,常带有环状斑纹,进一步突显野性外观。尾巴须无折断或畸形,其正确形态使整体轮廓更完美。
外貌描述
前肢
前肢细长、坚实、肌肉结实。肩胛骨倾斜排列,保证运动自由与跳跃幅度。肘部向后平直,不内翻也不外翻。骨骼坚固但不粗糙。足掌椭圆而紧凑,趾灵活有力。肉垫结实、圆润,爪尖锐灵活。前肢应兼具轻盈与力量,与身体比例协调,确保灵敏与稳定。
后肢
后肢较前肢长,使身体后部略高。大腿肌肉发达,膝关节清晰,角度适中,赋予强劲的跳跃力与加速力。小腿结实有弧度,飞节位置低且平行。足掌椭圆,肉垫厚实,爪强劲。后肢与前肢协调一致,形成整体流畅的力量感与弹性。其结构反映了自然的运动能力与耐力。
步态与动作
步态轻盈、有弹性、流畅,展现野生动物的优雅。动作自由、协调,身体线条顺滑。行走时体现柔韧性,奔跑时表现出强劲后肢推动力与前肢柔和缓冲力。特征步态为稳健、富弹性的节奏感,给人以潜在力量的印象。行动无声、柔和,突显捕猎天性。动作应协调、节奏平衡;僵硬或不稳属缺陷。
被毛
被毛短而密,紧贴身体,质地细腻而富弹性。具有自然光泽与健康触感。底毛稀薄但足以维持厚度,尤其在寒冷季节。毛质均匀分布,全身一致。触感应光滑而有韧性。允许的颜色包括各种虎斑花纹,从暖金砂色到深棕灰色。可见条纹或斑点图案。禁止纯色或无纹样的毛色。
体型
卡纳尼猫属中等体型。雌猫较轻盈优雅,体重约 3.5–5 公斤;雄猫较大,体重 5–7 公斤。雌猫肩高约 30 厘米,雄猫可达 35 厘米。整体应比例协调,无消瘦或臃肿感。体型体现自然的优雅与力量。
缺陷
缺陷包括比例不协调:体型过短或笨重、肌肉不发达、过瘦或骨架粗重。头部过圆、鼻子过短或过宽、下巴薄弱或颧骨过突。眼睛过小、圆或过近;耳朵过小、过低或过宽。颈部过短或过长、身体松弛或背线倾斜。被毛缺陷包括暗淡、稀疏或虎斑不清。性格缺陷如过度胆怯、攻击性强或无活力亦为缺陷。
取消资格
严重偏离 ICCF 标准者取消资格。包括:尾巴折断、斜视、咬合异常、牙齿缺失或过多。遗传性畸形或行动障碍者不得繁育。无虎斑纹、纯色或有破坏花纹的白斑为取消资格。短尾、骨架弱、耳或眼结构畸形不被接受。攻击性或极度胆怯、影响评审者取消资格。任何人为干预(染色、整形)均自动取消参展资格。
重要说明
在 ICCF 评定中,重视比例和谐、自然外貌及标准一致性。轻微偏差可接受,前提是不影响健康与整体印象。考虑其自然起源,个体差异属正常。仅允许拥有 ICCF 官方血统文件的猫参与繁育,保证纯种。参展个体须健康、性格平衡、具野性魅力。饲养应提供充足空间、优质营养及活动环境。
结论
卡纳尼猫是一种独特的品种,融合了野生血统与家养平衡。ICCF 标准强调保留自然外貌、比例协调与典型虎斑花纹。参展与繁育须具 ICCF 官方文件以确认血统与符合标准。唯有此类猫可被视为纯正代表并获准繁育。ICCF 对品种质量实施严格监管,以确保卡纳尼猫的独特性与稳定性得以延续。由此,卡纳尼猫被视为一种稀有而珍贵的品种,仅在 ICCF 官方体系下被正式认可。










